今年的大齋期,適逢是農曆新年,在友人的邀請下,參加了半日的朝聖之旅。
日期:2016 年 2 月 13 日(星期六)
地點:西貢鹽田梓
鹽田梓,又名鹽田仔,位於西貢海的一個小島。是香港少數充滿天主教特色的客家村落,有近三百年歷史。
客家,有著客居他鄉的意思。客家人最樂於接受福音宣講,因為他們最早與外國人接觸,而廣東人又看不起他們,甚至壓迫他們,他們認為那些外國教會可保護他們。
鹽田梓的開村先祖是一對陳姓夫婦,在三百多年前由中國觀瀾搬到沙頭角東北寶安縣的鹽田村,再由鹽田遷至此地,設田曬鹽為生。「梓」是鄉里,意思是不忘故鄉。該村全盛時期有二百多人居住。時移世易,務農生活甚為艱困,今天鹽田梓的村民,已全部遷往外國或市區謀生。
早在 1841 年,教宗已派傳教士到香港傳教,1861 年原屬廣東省新安縣(即今之寶安縣)的西貢地區歸香港教區管理。和神父 (Fr. S. Volonteri) 與柯神父 (Fr. G. Origo) 在 1864 年抵西貢鹽田梓探訪及傳教。1866 年聖誕節,陳氏家族有三十人領洗奉教,並捐出一大塊空地給天主教會,興建小聖堂和學校,奉聖若瑟為鹽田梓主保;及至 1875 年,鹽田梓全島居民領洗。新聖堂亦於 1890 年落成祝聖,取代原有小堂。每年五月的首主日,四散於歐洲、美洲等地的村民因著共同的先祖,共同的信仰,藉著主保瞻禮慶日而回到故鄉,聚首一堂,舉行感恩祭及慶祝活動,同頌主恩。藉聖神的光照,經過傳教士的努力,鹽田梓村民全部熱心事主,是教友村的典範。同時,該村為香港教區培育出不少聖召的果實。度獻身生活的村民計有陳志明副主教和他的叔公陳丹書神父 (1890至1975) 及五位修女,包括陳副主教的百多歲姑婆及八十多歲的姑媽,她們分屬寶血會及沙爾德聖保祿女修會。(摘自「慈悲禧年朝聖小冊子」)
朝聖當日,大伙兒在碼頭集合。出發前,有專人向我們先作簡介,並派發貼紙型的「出入證」以示我們的身份,然後上船出發前往鹽田梓。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