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個歷史史跡︰鹿児島市中央公民館 かごしましちゅうおうこうみんかん
(地址︰〒892-0816 鹿児島県鹿児島市山下町5-9)
從小松帶刀銅像往西鄉隆盛銅像方向行,就到達於昭和二年 (1927 年) 建成的鹿兒島市中央公民館。作為大正十三年 (1924 年) 一月皇太子裕仁殿下結婚的紀念項目,於大正十五年 (1926 年) 8 月動工,昭和二年 10 月竣工,並定名為鹿児島市公会堂。
公会堂是由片岡安先生所設計,建築物是鋼筋混凝土的結構,地上三層,地下一層。入口附近的柱子和牆壁使用當地生產的加治木石材。
作為鹿兒島市唯一一間的市政文化設施,承擔起社會教育設施的角色,實施整個城市的項目,並在中部地區擔任地區性公民大廳。昭和二十年 (1945 年) 由於戰爭的破壞和建築物的老化,於是翻新這所歷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感覺,被高度評價為具有現代建築的特徵的建築物,並於昭和廿四年 (1949 年) 改名為鹿児島市中央公民館,由鹿兒島市經營。
平成十七年 (2005 年) 11 月 10 日註冊為國家有形文化財產。
鹿児島市中央公民館
第十七個歷史史跡︰西鄉銅像 さいごうたかもりぞう
(地址︰〒892-0853 鹿児島県鹿児島市城山町 4-36)
站立在鹿兒島市藝術博物館附近的西鄉銅像,是由當地雕塑家安藤照 (あんどう てる Teru Ando) 為鹿兒島市紀念西鄉隆盛逝世五十年而花了八年時間所製作的雕塑。於昭和十二年 (1937 年) 5 月 23 日揭幕。銅像以身穿陸軍制服形象,站立在城山背景下的雄偉紀念碑。
除鹿兒島市外,東京的上野恩賜公園及霧都市溝邊町的西鄉公園都設有西鄉銅像。
設於鹿児島市中央公民館前的石碑
西鄉隆盛銅像
西鄉隆盛 さいごう たかもりSaigō Takamori
生於文政十年 (1828 年) 1 月 23 日,是日本江戶時代末期 (幕末) 的薩摩藩武士、軍人及政治家。為西鄉吉兵衞隆盛的長男,幼名小吉,通稱吉之介,成人禮後取名隆永,號南洲。王政復古後西鄉被授予位階之時,親友吉井友実誤將其父之名「隆盛」上報,其後將錯就錯,即以隆盛為名。
雖然西鄉隆盛是薩摩藩的下級武士,卻受藩主島津斉彬的提拔,成為他的隨從並跟隨至江戶。安政五年 (1858 年) 島津斉彬急病離世,西鄉隆盛被幕府追捕期間,受藩命改名西鄉三助,同年 10 西鄉與同被追捕的僧人月照從大坂回鹿兒島;薩摩藩唯恐得罪幕府,11 月在平野國臣的陪同下,將月照流放至日向國 (即現今宮崎縣附近) ,意味著要將其殺害,16 日夜半,西鄉與月照投海,月照溺斃,西鄉獲救,近一個月後痊癒。薩摩藩命西鄉再改名菊池源吾,並流放至奄美大島,而幕府宣稱西鄉已死。
安政六年,鹿兒島藩的大權落在島津久光的手中,久光欲紹述亡兄斉彬遺志,推動幕政改革,於文久二年 (1862 年) 2 月,召西鄉回薩摩,並受藩命改名大島三右衞門。久光召見時,西鄉直言無官位,亦無斉彬的人望,恐上京不順利,惹來久光不快。在大久保利通的勸說下,同意輔助久光上京,並在下關待機。但因過激派有馬新七等人籌謀在京都起事,情形緊急下,西鄉違背命令緊急上京,招致久光大怒,將西鄉逮捕柙回鹿兒島。6 月藩命西鄉改名大島吉之助,將其流放至德之島,但久光認為流放至德之島處罰太輕,於是發出命令,將西鄉流放至沖永良部島,並將其關柙牢中。
元治元年 (1864 年) 4 月,因人才不足,在大久保利通及小松帶刀的建議下,島津久光再一次召回西鄉隆盛回薩摩,任命為軍賦役,掌握薩摩藩在京都的兵權。在 8 月 20 日的禁門之變中,西鄉主導的薩摩藩雖然在政策上試圖中立,阻止長州與幕府任何一方單獨控制朝廷,但最終仍參與戰鬥,致使長州藩傷亡慘重。其後他成功建立薩長同盟、令王政復古,以及巧妙地主導了戊辰戰爭。明治二年 (1869 年) 6 月拒絕在東京任官的命令,回到鹿兒島。
西鄉隆盛在其三弟西鄉從道的勸說下,於明治四年 (1871 年) 於新政府復職,出任參議,之後還擔任過陸軍大將、近衞都督等職務。明治六年 (1873 年),大保久利通及木戶孝允與岩倉使節團因日朝的外交關係而與西鄉隆盛主張的提案對立。政變後,西鄉回鹿兒島。因為政變改革,令鹿兒島縣籍軍官、警察等相繼回鄉,縣內無業青年增多,為約束他們,西鄉設立私學校,並得縣令大山綱良的協助。私學校設有銃隊學校,以篠原國幹為監督,設砲隊學校及幼年學校 (章典學校) ,以村田新八為監督,又在縣內各鄉設置分校。私學校黨在西鄉影響下,成為縣內最大勢力,在縣政中漸漸處於主導地位,鹿兒島縣實質上已經成為私學校黨支配下的半獨立政權。
明治十年 (1877 年) 因為刺殺事件而引發西南戰爭,領導私學校的學生向政府問罪,可惜事敗退至城山,最後在城山自刃。明治政府褫奪西鄉隆盛之官位,將他定位叛亂賊軍將領。然而民間對西鄉隆盛聲望甚高,喜愛西鄉的明治天皇也替他婉惜,由於天皇的意向及黑田清隆努力奔走下,西鄉隆盛死後十年,大日本憲法頒佈同時獲得赦免,並追贈正三位官階。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