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4 May 2011

Seven Wonders of the Ancient World (2)

(Original posted in my yahoo blog in Luglio 2, 2007)

Model of Mausoleum at Halicarnassus
土耳其的摩索拉斯王陵墓

摩索拉斯王陵墓(Ancient Greek: Μαυσωλεῖον Ἁλικαρνασσεύς, Μαυσωλεῖον τοῦ Ἁλικαρνασσοῦ (Ἀλικαρνασσοῦ),是一座位於古希臘城邦哈利卡納蘇斯〔Halicarnassus,即今土耳其博都茹姆(Bodrum, Turkey)〕的陵墓,墓主是波斯帝國在當地的領主摩索拉斯(Mausolus)夫婦,修建於公元前 353-350 年左右,是世界七大奇蹟之一。今日英語中「陵墓」一詞(mausoleum)即源自摩索拉斯的名字。

Ruins of Mausoleum of Maussollos
今日已被毀壞的摩索拉斯王陵墓

陵墓雖然歷經戰火,但是在很長時間內仍保持完好,遺憾地在後期一系列地震中被毀壞。1494 年,聖約翰騎士團(Knights Hospitaller,又名 the Sovereign Order of Saint John of Jerusalem of Rhodes and of Malta 或 Knights of Malta 或 Knights of Rhodes 或 Chevaliers of Malta)奪取該地,並修建要塞抵禦奧斯曼帝國(The Ottoman Empire,Ottoman Turkish: دولت عالیه عثمانیه Devlet-i Âliye-yi Osmâniyye, Turkish: Osmanlı İmparatorluğu,即現今稱的土耳其帝國),他們使用了震落的石塊作為原料。1522 年,傳聞奧斯曼帝國要大舉進攻,騎士團遂又一次挖掘陵墓,以期獲得更多石料。在挖掘過程中,幾位騎士發現了摩索拉斯的墓室,但當他們次日回來打開墓室準備尋找財寶時,發現整個墓室已被搬空。此事究竟是騎士團還是當地村民所為,一直無人清楚,但是後世的發掘顯示,早在騎士團到來之前,墓室就多次遭到盜墓賊的掠奪。

Martin Heemskerck's Conception Picture
16 世紀雕刻中,Martin Heemskerck 的構想圖

Colossus of Rhodes, Greek
希臘羅得島的太陽神銅像

羅得島太陽神銅像是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約建於公元前 292 至 280 年。此巨像是太陽神海利歐斯〔Helios,有譯作赫利俄斯或赫利奧斯(Helius),Greek: Ήλιος〕的青銅像,由無數鎔化的武器和銅製品鑄成。高約 37 公尺,像自由女神像(Statue of Liberty)那麼高,矗立在希臘羅得島上的羅得港港口,巨像的兩腳橫跨在入口港的兩端,船隻可以在跨下通過。據說建成 5、6 年後便因強烈地震而倒塌,留下一片瓦礫,是七大奇觀中壽命最短的一個。

Lighthouse of Alexandria, Eygpt (1909)
埃及的亞歷山大燈塔

3D Reconstruction of the Lighthouse of Alexandria
亞歷山大燈塔三維立體圖

亞歷山大燈塔(Arabic: منارة الإسكندرية‎)位於埃及的亞歷山大對面的法羅斯島(island of Pharosin Alexandria, Egypt)上,因此也叫做「法羅斯島燈塔」(Pharos of Alexandria,Greek: o Φάρος της Αλεξάνδρειας),是世界七大奇蹟之一。大約於公元前 285 至 247 年由小亞細亞(Anatolia,Turkish: Anadolu from Greek: Ανατολία - Anatolía,又譯作安那托利亞或西亞美尼亞)的建築師索斯特拉特(Sostratus of Cnidus,Greek: Σώστρατος Κνίδιος - Sostratos of Knidos or the Cnidian))設計,在托勒密王朝(Ptolemaic Dynasty)時建造。由於歷史的模糊記載,預估高度從 120 米到 135 米之間。

亞歷山大燈塔有三層底層是正方形的塔基,中層塔身為八角形,頂層為圓柱形的燈火樓,裝有反射鏡,據說夜間可以照亮方圓40公里的區域,用作地中海(Mediterranean Sea)上航船的指航。

亞歷山大燈塔經過 1303 年及 1323 年的地震後,已損壞不堪,最終亦毀於 1326 年的地震中。

以上資料來源及圖片均來自:http://en.wikipedia.org/wiki/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