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16 October 2010

Adventure in Taiwan 13

(Original posted on my yahoo blog in Ottobre 13, 2006)

嶺腳
從火車往外看的大型「廣告」

嶺腳車站位於臺灣臺北縣平溪鄉,為臺灣鐵路管理局平溪線的鐵路車站。

我並沒有從這裡下車遊逛,不過,從火車站的旅遊路線線圖的介紹,車站附近,可欣賞到嶺腳瀑布、白鶯石山、滴水觀音、靈巖寺及蔡家洋樓等。

祈望有機會再計劃冒險旅程時,再計劃到此探險。






十分
Shihfen Station
十分車站

沒錯,十分是一個車站的名字,
就像九份是一個地區的名字般。


十分原來的意思指就是「十份」,
就是指有十戶人家合作無間在這裡興建家園。


十分車站是平溪線上唯一的列車會站,
也是台鐵少數仍有販售名片式車票的車站,
是眾車站中最出名及最大的一個車站。










十分老街


步行十分鐘便到達鐵道藝廊


與民居為鄰的路軌

十分鎮給我的第一個感覺,便是有很多狗(相比其他車站來說),差不多每兩三戶就有一隻狗,這裡的狗很親民,不怕陌生人的。十分老街以全台獨一無二的火車門前的街道奇景而聞名,鐵路穿過民居是十分的最大特色。下火車沿路軌一直走,兩旁是民居,鐵路就在中間穿過,沒有高高的護欄或柵攔相隔,加上商店仍多是傳統的雜貨店,讓您體驗台灣的濃濃古早味。

靜安吊橋全景

靜安吊橋

靜安吊橋長 128 公尺,是平溪鄉最長的吊橋,橫跨於基隆河上,建於 1947 年,原本是作為運煤之用,後來礦場結束經營,仍然提供當地居民使用,經過整建、美化工程,讓民眾可以在橋上欣賞基隆河和平溪鄉的風光。吊橋旁的樓仔厝前身是煤礦辦公室,煤礦業沒落後,被改建成民宿及餐廳。

樓仔厝
靜安吊橋近貌
吊橋......很長呀!

Coal Mine Museum
煤礦博物館全貌

看似是廢墟,但一車又一車的煤礦台車後面,其實是台灣煤礦發展史的展示館。

煤礦俗稱「黑金」,一百多年以前劉銘傳擔任台灣巡撫時,引進新式的採煤設備與鐵道運輸系統,成就了大規模工業化採礦的榮景,而帶動台灣經濟起飛。當時,台灣主要的礦區皆集中在 基隆河的上游區域,新平溪煤礦便是其中之一。

百年後的今天,煤礦工業在台灣已失去了昔日的 風采,由於十分是採煤業的重要領域,因此在鎮內開了一所台灣煤礦博物館,提供採礦之旅模擬遊。旅客可以乘坐館內的「獨眼小車」上煤山,還可以穿上煤礦工作的制服,一嘗當採煤工人的滋味。

途中看見的菜園

沿路看到的指示牌

穿越煤礦博物館,經過小型田園種植場,十分派出所,便會到達十分風景區。沿觀景橋直入,便會看到旅客服務中心,那裡有兩邊分岔路,一條是經過兩條長長的吊橋,另一邊是沿公路直入,最終的目的地是十分大瀑布。兩條路有著不同的優點,沿著吊橋走,可欣賞到潭光山色、眼鏡洞瀑布,再走山路便會看見十分大瀑布的入口處;沿公路走,只是看見兩邊山色,還要走行走一條崎嶇不平的山路便會看到入口處,唯一好處,應該是節省不少時間。


十分風景區

十分風景區內的自然景觀引人入勝,山巒秀麗、水量豐沛的瀑布群,是一處難得的世外桃源。

四廣潭

四廣潭橋

眼鏡洞瀑布

十分瀑布

十分大瀑布入口處

從園外望入去的瀑布

十分瀑布位於台北縣平溪鄉,在平溪線鐵路大華車站與十分車站之間。瀑布落差約 20 公尺,寬度約 40 公尺,外層岩傾向和水流方向相反,屬逆斜層、幕簾式瀑布。此情況與北美的尼加拉瀑布相似,使其贏得「台灣尼加拉瀑布」的美譽。


由於十分風景區屬於私人經營,因此前往觀賞十分瀑布需購門票,全票 NT 180,手持鐵路一日遊票者則只收 NT 100 入場費,不過越接近關閉時間時,工作人員亦會酌量減免入場費的。


溫馨提示:
1. 郊野蚊子多,要預先做定防護準備。
2. 這算是考驗體力的旅程,由十分火車站步行至十分大瀑布至少三十分鐘路程。
3. 此旅遊點只適合對郊野景點有興趣之人士。
4. 鐵路沿線每一個車站都有其觀賞點,但最好揀自己有興趣的地點下車觀賞,因為並不是每一個站都有一小時作觀賞的景點。
5. 最好自備乾糧及飲品,那裡可算是鄉村地方,可以食飯的地點並不多,也未必早開,正如我之前所說,店舖似開非開,有些甚至沒有營業。真係搵食艱難,也許因為非假日的關係吧。

Friday 15 October 2010

Adventure in Taiwan 12

(Original posted on my yahoo blog in Ottobre 13, 2006)

走訪過菁桐,下一站~平溪。

平溪

平溪車站有很多這類已破舊不堪的藝術雕刻介紹挖煤工人的史事
平溪鄉位於基隆河上游,也是基隆河的發源地,處台北縣東北區,是台灣台北縣下轄的一個次級行政區,境內多山,為台北縣人口最少的行政區。每年元宵節,地方會舉辦盛大的天燈施放活動,吸引國內外遊客前來,造就了平溪鄉以天燈聞名的意象。

平溪老街
其中一款的街道指示牌





Pingsi Post Office
平溪郵局
新舊郵筒大比併

沿著老街轉入平溪街,在那裡有一間郵局,在出入口的位置佇立著一座綠色的郵筒,
披著日治時期的妝扮,為平溪這老地方增添不少懷舊味道。
也許,你會說這綠色的郵筒跟香港的老郵筒沒有太大的分別,
但當看見新舊郵筒放在一起的時候,我發現了一種不能言的特別觀感。
朋友,不妨動動腦筋,想一想。

石底橋,橫越這橋,可步行往孝子山

親切的老闆忙於煮麵
紅龜麵店位於小巷中

肚子發出鼓譟的聲響,是投訴我已到午膳的時候,在老街走訪著的時候,行經一條小巷,小巷裏有一間紅龜麵店,於是便作我在台灣的第一次嘗試,在小巷中的大排檔吃我的午餐。

說實話,老闆所煮的麵,並非那些可以讓我說一聲好味的味道。
不過,我吃到一碗極有人情味的麵。
在我享用著我的午餐時,親切的老闆也許見我孤身女子是一位遊客(這當然啦,要辨認我是遊客的身分,有多難!),於是告訴我,在他的麵店旁有一條樓梯,是通往觀音廟及抗日防空洞,叫我不妨去看看。

感謝主,在旅行前曾作過資料搜集,知道平溪有一個日據時代的遺跡,意想不到入口就在這小巷中,若不是你安排天使作指引的話,我應該會是一個胡亂地四處碰釘的小羊兒。現在,我真的省回不少時間。

踏上梯級、跨越鐵路,便可探索這所抗日防空洞。


沒有阻嚇作用的禁止行人通行牌




抗日防空洞,為日據時期的遺跡

俯瞰平溪鄉,清楚看見近處的路軌及遠處的縣道 106 號
凌空車軌,左上方的小小位置便是避車小站

縣道 106 號的其中一小段

平溪的老街,店舖就像民居般,似開非開,這裡給我有一點點未開發的感覺。

平溪車站月台

火車到站了,來吧,跟一群可愛的學生們一同往下一站出發。

Thursday 7 October 2010

Adventure in Taiwan 11

(Original posted on my yahoo blog in Ottobre 13, 2006)

2006 年 10 月 12 日,星期四,時晴時雨。
今日已經是我在台灣冒險的第五日。這幾天都主要行逛台北比較熱鬧或者熱門的地方,今日就來一點特別些,跟我走到遠一點近郊的地方吧!
嘗試過坐捷運,也嘗試過坐巴士,今次就坐鐵路。

鐵路一天遊,一個考驗體力、腳力、耐力的旅遊。


在台北車站坐宜蘭線鐵路往瑞芳鎮

鐵路平溪線:
瑞芳~>......~>大華~>十分~>望古~>嶺腳~>平溪~>菁桐


Ruifang Railways Station Platform
瑞芳鐵路站月台

平溪線是由臺灣鐵路管理局所經營的傳統鐵路支線,於 1921 年 7 月全線完工,原本是台陽礦業株式會社為了運輸自沿線礦坑開採而得的煤礦而興建此路線,1929 年轉賣給台灣總督府鐵道部,經過整建之後兼辦客運。平溪線沿基隆河河谷興建,是營運的鐵路支線當中,歷史最悠久及風景最美麗的客運支線。






車廂內


票價:NT 54(全票~即大人票),小孩及學生皆有半票出售。
優點~同一日內可無限次上落瑞芳至菁桐各火車站。
缺點~相隔至少 1 小時的火車班次。








菁桐

Jingtong Railways Station
菁桐車站
平溪線的終點站為菁桐車站,1929 年 10 月 1 日設立,初時定名菁桐坑驛,於 1962 年 12 月 15 日與嶺腳、十分等車站同時改名至今。

菁桐車站是一座完全的日式木構建築,月台面對台灣最長的降煤櫃,曾是運煤量最多的火車站。車站在沒有火車埋站的時候,你是可以任意橫跨鐵路,站在路軌上任意拍照。遊覽的這一天,讓我遇上大時裝模特兒正在拍硬照。

已荒廢的鐵路




平溪小火車
這「禁止通行」牌實在是形同虛設


日式木構建築車站

車站內堂

售票站

車站內的馬賽克圖案

11am 的菁桐老街
步出菁桐車站,便會踏入菁桐老街。這老街聚落興建於台灣日治時期的 1937 年,全盛時期有「菁桐坑銀座」之稱。1975 年,石底煤礦收坑後,菁桐老街便迅速沒落。由於幾十年來未經翻修的屋舍,讓老街呈現懷舊街景,知名的景點除了列入台灣歷史百景的菁桐火車站外,還有石底煤礦洗煤廠,太子賓館(前台揚俱樂部),菁桐礦業生活館及販賣傳統台灣小吃雞捲的楊家雞捲小攤。


菁桐鐵路故事館


不得不去的,就是菁桐鐵路故事館,菁桐車站毗鄰,不但可以買鐵路小手信,還可趁機了解一下平溪支綫的歷史。








Jingtong Mining Industry Museum
 菁桐礦業生活館

平菁橋

菁桐 landmark

咖啡館外牆的馬賽克圖案



若你對鐵路及煤礦沒有興趣的話,也可到車站旁的咖啡館,將於 2006 年 10 月 14 日試業,屆時不妨在此歇一歇腳。

Tuesday 5 October 2010

Adventure in Taiwan 10

(Original posted on my yahoo blog in Ottobre 12, 2006)

在八里鄉遊玩了半天後,便在左岸碼頭坐船到漁人碼頭,展開我在淡水鎮的冒險遊程。

淡水鎮

淡水鎮位於台灣台北縣西北沿海,位於淡水河的出海口北側,北鄰三芝鄉,南鄰台北市北投區,西濱台灣海峽,西南與八里鄉以淡水河一水之隔。自古為台灣八景之一,昔日並有「東方威尼斯」之稱。在歷史上曾經是台灣第一大港,也是西方文明在台灣北部散播的起點。

Love Bridge of Tamsui
淡水情人橋(漁人碼頭近觀)

淡水有很多古蹟,搜尋資料下,還知道這些古蹟分有舊制古蹟及新制古蹟。值得推介的,是古蹟一日遊(可自行選擇從淡水捷運站或漁人碼頭出發,我選擇了從漁人碼頭出發,因為可以看齊日夜景的情人橋。),行程包括紅毛城(前清英國領事官邸)、小白宮(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及滬尾砲台。票價 NT 100(可於任何一個景點買券),你可憑券往此三個景點,且憑券可無限次於當日乘坐「淡水古蹟園區遊園公車(836 線)」或「紅 26 線公車」往此三景點參觀及往返淡水捷運站或漁人碼頭。來吧,跟我看看我所遊歷的古蹟。

真理街
第一所建築物便是真理大學大禮拜堂

真理大學

真理大學(Aletheia University)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所創辦之私立大學。源自 1872 年 3 月 9 日加拿大基督長老教會宣教師馬偕博士(Rev. Dr. George Leslie Mackay)登陸淡水,作佈教、教育及醫療工作。擇定淡水砲台埔小山丘上,興建校舍,並親自規劃監工,1882 年校舍建成後,為感念其家鄉安大略省牛津郡(Oxford County)居民的捐助,遂命名為 Oxford College,中文名為理學堂大書院,後人稱之為牛津學堂。校內建築及校史館所在的「牛津學堂」為舊制法定二級古蹟。

Tamsui Customs Officer's Residence
前清淡水總稅務司官邸(小白宮)

小白宮(前清淡水總稅務司官邸)

小白宮是一棟殖民地式建築。於 1997 年(民國 86 年)被列為舊制法定三級古蹟。殖民地式建築之特徵有抬高地基、四周有類似迴廊之 Verandah(涼台)的設置、落地門窗、煙囪等等。涼台的設計佔建築面積很大的比例,形成另一種型態的生活空間,與僅為增加建築面積之 Balcony(陽台)設計不同,因此這種擁有大面積的 Verandah 的殖民地式建築又稱為 Bungalow(涼台殖民地式建築)。

小白宮,正立面向南,面對淡水河,有十一個半圓拱圈,東、西面各有四個半圓拱圈。規律對稱的拱圈,在視覺上具有協調柔和與美感。東、西、南三面的拱圈迴廊,除視覺效果外還可增加光照面積,使每一個空間都能得到充足的日照與視野。門窗的位置均與迴廊拱圈相呼應,除採光性及通風性良好外,更便於由室內觀賞室外景色。迴廊每一扇門窗上,都附有木質的活動百葉窗,作為調節光線及加強遮陽效果之用。屋頂是四坡式斜屋頂的基本形式,方便排水,亦可增高室內空間或作成閣樓使用,同時具有隔熱作用。屋頂上設有煙囪,是壁爐設備,壁爐主要作為取暖及防潮用。地基用紅磚及石材砌成基座,外側周圍則留有通風口,基座抬高約一公尺,既可防潮又能表現出主人之尊貴氣派。環境優美的小白宮,是供結婚人士拍照的好地方。開放時間為 9:30a.m. ~ 17:30p.m.

Fort San Domingo
淡水紅毛城
紅毛城

1628 年,當時佔領台灣北部的西班牙人,進入淡水後,在淡水河口邊的山丘上,興建聖多明哥城。1644 年,擊退西班牙人的荷蘭人,接著在聖多明哥城的城址附近重建一座更為堅固的城砦—聖安東尼堡。來到台灣的外國人因長期航行與本身髮色稍淡且偏紅,所以平埔族人大多稱外國人為紅毛番,紅毛番住的地方為紅毛城。荷蘭時期的紅毛城綻放著耀眼的光芒,時至明鄭時期,淡水是處犯人流放的地方,紅毛城也連帶成了一座廢城。直到清初,台灣正式納入清朝版圖,紅毛城再度成為淡水河口防禦要塞,只是,清軍對她無過多經營。清末英法聯軍之役以後(約 1867 年),淡水開港,英國人租借紅毛城作為英國領事館使用,並在主堡東側興建領事官邸,紅毛城再度熱絡起來,成為和各國人士交流的地方。

二次大戰爆發,日軍向英、美宣戰,台灣當時為日本人所統治,英國領事館因而封閉,戰後英國人重返紅毛城,直至中英斷交。1980 年(民國 69 年)正式收歸中華民國政府所有。同時亦頒訂為國家一級古蹟。

在非假日參觀古蹟,真是有著非一般的樂趣。參觀人數寥寥可數,四周遊覽時都沒有人在身旁騒擾,縱使館內有寫明不准拍照,但我發現工作人員很多在館外站崗,沒有在館內巡視,所以就算有人以無閃燈拍照也沒有人知道,不知是否因為非假日而人流不多,所以令工作人員鬆懈!(可是我並不鼓勵你因為這情況而進行偷拍)


紅毛城內的花園餐廳
館旁有一間餐廳,你大可享受英國人愜意偷閒的方式,選擇一個有利位置(可是有利位置並不多),對著淡水河,享受下午茶。我要推介的,是庭園下午茶,包括一件餅及一杯可無限次添飲的飲品,總值 NT 210。那張獨特的杯墊還可當作紀念品,服務生是樂意給你的。

紅毛城開放時間為 9:30a.m. ~ 18:00p.m./
戶外區及餐廳則開放至 22:00p.m.



Garden Tea Set
庭園下午茶

我將之用作紀念品的紅毛城杯墊

Tamsui River Sunset
淡水河日落

Animal 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
家畜衛生試驗所

臺北縣忠烈祠

臺北縣忠烈祠

臺北縣忠烈祠原名為淡水神社,於昭和 10 年(1936 年)興建,昭和 14 年(1939 年)完工,奉祀明治天皇。昔日神社前有成排的松樹,為淡水八景之一「松濤落日」。1974 年(民國 63 年)將其拆除並按原基座重建成為今日中國宮殿式建築作為臺北縣忠烈祠。




The Huwei Fort
滬尾砲台

滬尾砲台是 1884-1885 年中法戰爭後,劉銘傳為防衛台灣海防,在光緒 12 年(1886 年)聘請德國技師巴恩士(Lieutenant Max E. Hecht)負責督造砲台,以西洋砲台為建築範本,劉銘傳親題「北門鎖鑰」門額。砲台坐北朝南,為一座隱蔽性的暗砲台。形狀為矩形,由外而內有:土垣(Fortified wall)、壕溝(Moat)、子牆(Sub-wall)、砲座(Batteries)、被覆(Covering)、甬道(Pass way)及廣場(Court)。砲座及子牆是由昂貴鐵水泥灌鑄而成。光緒 15 年(1889 年)大砲安裝完竣。滬尾砲台有四座砲座,分別為 12 吋阿姆斯壯後膛砲一尊、10 吋阿姆斯壯後膛砲一尊、8 吋克魯伯後膛砲二尊,現皆已不存。

如若乘坐紅 26 線公車只會停站在山腳,然後便要步行上去。淡水古蹟園區遊園公車(836 線)則可直達景點。從山腳行上,途中遇見飛鼠,可惜我把握不到機會拍攝牠的風姿。沿路經過臺北縣忠烈祠及不是咖啡館不久,便到達滬尾砲台入口,約 10 分鐘的腳程。在沒有人流參觀的日子,給我遇上一位熱心的服務員,充當我臨時的導賞員,給我介紹砲台的歷史,給我一堂寶貴的歷史課,很不錯。

砲台開放時間為 9:30a.m. ~ 17:30p.m.


Love Bridge of Tamsui at Night
情人橋夜色

情人橋

情人橋是淡水漁人碼頭的跨港大橋。2003 年 2 月 14 日情人節當天正式啟用,由中華民國總統陳水扁命名為情人橋。橋體為一座白色的斜張橋,總長約 196 公尺,步行通過需時約 3 分鐘,在橋上可欣賞著名的淡水夕陽景色。




Tamsui Fisherman's Wharf
淡水漁人碼頭

淡水漁人碼頭

淡水漁人碼頭是一個位於台北縣淡水鎮西端的觀光景點。前身為淡水第二漁港,位在淡水河出海口東岸,是北部早期重要的漁業港口。在台北縣政府和行政院農業署的「漁港功能多元化」計畫下,於 2001 年 3 月正式完工(第一期工程)並對外開放。淡水漁人碼頭以其夕陽景色及新鮮的漁貨聞名,目前除了觀光休閒設施之外,仍然保有其漁業港口的功能。


淡水環河道路上的店舖



入夜了,乘坐小船返淡水渡船頭上岸,沿著環河道路離開,這裡也許沒有淡水老街那麼熱鬧,但不論吃的、喝的、手工藝品的,不比淡水老街少。

Tamsui Station
淡水車站